帖子管家 发表于 2015-10-22 08:43:12

31. 空间数据模型(南师06)是关于现实世界中空间实体及其相互间联系的概念,为描述空间数据组织和设计空间数据库模式提供了基本的方法。一般而言,GIS空间数据模型由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三个有机联系的层次所组成。(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帖子管家 发表于 2015-10-22 08:43:39

32.分布式数据库(武大06)是一组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在物理上分布于计算机网络的不同结点上,而逻辑上属于同一个系统。它具有分布性,同时在逻辑上互相关联。(刘耀林,《土地信息系统》)

帖子管家 发表于 2015-10-22 08:44:09

33.对象-关系管理模式[/型](武大06)是指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扩展,通过定义一系列操作空间对象(如点、线、面)的API函数,来直接存储和管理非结构化的空间数据的空间数据库管理模式。(李满春、任建武、陈刚、周炎武,《GIS设计与实现》)

帖子管家 发表于 2015-10-22 08:44:38

34.缓冲区分析(南大99、武大01、中科院03、华东师02、北大99、北大01、西北01、浙大99)是根据分析对象的点、线、面实体,自动建立他们周围一定距离的带状区,用以识别这些实体或主体对邻近对象的辐射范围或影响度,以便为某项分析或决策提供依据。(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帖子管家 发表于 2015-10-22 08:45:02

35.叠合分析(南大00、武大04、北大99、华东师05)是指在统一空间参照系统条件下,每次将同一地区两个地理对象的图层进行叠合,以产生空间区域的多重属性特征,或建立地理对象之间的空间对应关系。(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帖子管家 发表于 2015-10-22 08:45:32

36.空间分析(华东师00)是基于空间数据的分析技术,它以地学原理为依托,通过分析算法,从空间数据中获取有关地理对象的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形态、空间形成、空间演变等信息。(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帖子管家 发表于 2015-10-22 08:46:44

37.网络分析(浙大98)是运筹学模型中的一个基本模型,即对地理网络和城市基础设施网络进行地理分析和模型化。它的根本目的是研究、筹划一项网络工程如何安排,并使其运行效果最好。(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帖子管家 发表于 2015-10-22 09:10:33

38.透视图(华东师04)从数字高程模型绘制透视立体图是DEM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应用。透视立体图能更好地反映地形的立体形态,非常直观。与采用等高线表示地形形态相比有其自身独特的优点,更接近人们的直观视觉。调整视点、视角等各个参数值,就可从不同方位、不同距离绘制形态各不相同的透视图制作动画。(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帖子管家 发表于 2015-10-22 09:10:54

39.网络(中科院04)是一个由点、线的二元关系构成的系统,通常用来描述某种资源或物质在空间上的运动。(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帖子管家 发表于 2015-10-22 09:11:21

40.变量筛选分析(浙大99)是通过寻找一组相互独立的变量,使相互关联的复杂的多变量数据得到简化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常用的有主成分分析法、主因子分析法、关键变量分析法等。(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武大等名校考研-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