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关系好乱啊!!!地图的分类
大家猜猜今天我们要讲什么,猜猜嘛,想想什么关系特别乱,越乱越接近正确答案,想想年轻的时候,钻研什么要挑灯夜战,恨不得把那里的那些什么东西都印到脑子里。哇!感觉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我们今天要说的当然是——地图的分类(严肃脸),想歪的小伙伴们主动面壁去。
地图分类有许多标准,在此我们简单地说两句:
一、按内容对地图进行分类: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普通地图要素齐全并且内容均衡。就像高考前的小编,上知天体运转规律,下知地球洋流变化,远可知世界上下五千年,近可道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可把我牛逼坏了,叉会儿腰);专题地图虽然要素不一定齐全、内容不一定均衡,但是可以突出地图所要表达的重点,就像那时候小编可不会测绘啊,现在不就会了(小编,你不就是想掩盖自己现在什么都忘了的事实)。
二、按比例尺分可以将地图分为大、中、小三类比例尺地图。
分类的规则是这样的:大比例尺地图是大于1:10万,包括1:10万比例尺的地图;中比例尺地图是小于1:10万至大于1:100万比例尺的地图;小比例尺地图是小于1:100万,包括1:100万比例尺的地图(比例尺小于1:100万的地图又被称为“地理图”)。
三、按区域划分:
这个又有两种划分方式,分别是按行政区划分和按自然地理区域划分。
按行政区划分就比如中国地图啦,广西地图啦,以及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燕督亢地图(燕督亢地图:想当年,老子可是配合荆轲击杀秦王的)。
至于按自然地理区域划分,就比如大洋图、流域图等等(回到小编的学生生涯——各种季风洋流都搞不懂还有新视野)。
四、按地图用途分类,可分为国民经济与管理地图、教育科学与文化地图。(论关系复杂程度,这个说第二,可能就没有第一了)
国民经济与管理地图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自然资源及其评价地图、人口和劳动力资源及其评价地图、规划图和道路图等。
教育科学与文化地图可进一步划分为教学地图、科学参考地图、文化宣传教育地图和旅游地图等。当然还可以再进一步细分(啊咧,还有这种操作,知道小编为什么那么说了吧),如教学地图可分为小学教学地图、中学教学地图和高等学校教学地图等。(为小编含辛茹苦的双手着想,小编决定不再“如”了。)
当然了,地图的分类方式还有许多种,小编虽然不能完全了解,但是小编一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上次我们貌似八卦了好多地图分类的(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就用“不可描述”吧)关系(诶诶诶,小编你这也太随便了吧!),是不是很多?(你这不是废话!)其实还不是很多,我们今天接着八卦地图分类这个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五、按地图的瞬时状态分类,可分为静态地图和动态地图。
这个比较容易理解:
静态地图是指制图信息被固化了的地图,即它只是变化着的实在的瞬时记录,如常见的绘制和印刷的地图就属于静态地图。
动态地图:指的是制图内容可以随时任意变化的地图。
六、按地图维数分类,可以分为平面地图、立体地图和可进入地图
这个,嗯(小编要开启装逼模式了),平面地图和立体地图可以理解,但是可进入地图是什么鬼(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说起“可进入地图”各位读者大大可能没听说过,但是肯定见过,比如我们的实景导航。
七、按地图的视觉化状况分类,可分为实地图和虚地图。
虚地图是存储于人脑或电脑中的地图,即可指导人的空间认知能力和行为或据以生成实地图的知识和数据,比如心像地图、数字地图等。话说《海贼王》里索隆的心像地图好像很6。
实地图是空间数据可视化的地图,不管是印刷在纸上,或者显示在屏幕上,或是制成地景立体模型,或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提供了一个“可进入”的地形仿真环境,都称之为实地图。
可能有细心的读者大大们会发现,数字地图属于虚地图,而显示在屏幕上的却是实地图。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数字地图是以数字形式记录、存储和使用的地图,是以数字为载体的;电子地图是可在屏幕上实现可视化的地图,这不就是以屏幕为载体嘛。小编读书多,不会骗你的。(小编的老师:当初是谁追着我问这个愚蠢的问题的!)
八、按地图的出版方式分为单张地图和地图集(小编开始有水的嫌疑喽)。
虽然说貌似小编开始水了,实际上地图分幅也有许多讲究,小编先给大家个坑(求求你,别打我啊),小编日后会给读者大大们填上的。
九、按照信息载体可以分为模拟地图(以图形符号作载体)和数字地图(以数字作载体)。小编自我感觉刚好填了刚才那个数字地图和显示在屏幕上的地图的坑。
小编关于地图分类的理解好像也就这么多了。(小编是不是挖有坑呢?)其实处处留心皆学问,像我们平时不是很注意的地图分类就有这么多,可见我们测绘有多么博大精深了。如测绘,爱测绘,仰之弥高,钻之弥深。
页:
[1]